据报道华为:将于2025年8月27日发布的全新AISSD(人工智能固态硬盘)产品,以"存算一体"架构为核心技术突破,目标直指AI存储器市场。 1.1核心技术突破:存算一体与分级存储体系
华为AISSD的核心技术突破在于"以存代算"架构,通过将AI推理中的矩阵运算迁移至SSD闪存介质,实现存储与计算的协同处理。这一技术并非简单替代HBM/DRAM,而是构建"DRAM+HBM+SSD"的分级存储体系,优化整体效率。
多级KV-Cache技术:华为AISSD将多级KV-Cache缓存数据及长序列文本持久化存储至SSD,直接调用SSD中的中间结果,大幅减少实时计算和HBM的数据搬运需求。
非易失性存储优势:SSD断电后数据不丢失,避免HBM/DRAM因断电导致对话中断的问题,实现"终生记忆"(KV-Cache容量从GB级扩展至PB级)。
1.2 硬件创新
DOB封装技术:突破传统16层堆叠限制,实现24/36层3D NAND堆叠,单颗芯片容量达36TB,单硬盘容量提升至256TB,密度较普通硬盘高出1000倍。
存储介质创新:采用长江存储232层3D NAND颗粒(单颗粒1TB),PCB板集成8颗36TB或10颗24TB芯片,为大容量存储提供坚实基础。
主控芯片技术:华为自研Hi1812主控芯片,具备高速寻址与精细调度能力,可在长时间高频读写负载下保持稳定性能。
1.3 性能
性能跃升:推理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,推理时延降低 78%,单卡吞吐量提升 67%
容量突破:单盘容量从 30.72TB 提升至 122.88TB(24 层堆叠),规划至 245TB(32 层堆叠)。2025 年升级款容量更是高达 256TB,密度较普通硬盘高出 1000 倍
能效优化:通过分布式存储架构替代集中式计算,可减少对高端 GPU 和 HBM 的依赖,单台 AI 服务器的存储成本有望降低 25%
二、上下游产业链影响
2.1 上游产业链:核心组件与材料供应商
NAND 颗粒供应:
长江存储提供 232 层 3D NAND 颗粒(单颗粒 1TB),支撑 36 层堆叠技术实现单盘 256TB 容量
江丰电子:全球半导体溅射靶材龙头,产品纯度达 99.9999%,直接用于存储芯片 3D NAND 堆叠工艺
主控芯片:
联芸科技:国内 SSD 主控芯片龙头(市占率 35%),产品营收 78.35% 来自高端企业级主控
澜起科技:推出 PCIe 5.0 接口主控芯片,满足 AISSD 对超高带宽的需求
国科微:国内首款全自主 SSD 主控芯片 GK2302 搭载龙芯 IP 核,通过国密 SM2/3/4 加密认证,已进入华为供应链测试阶段
先进封装与材料:
华海诚科、德邦科技:在先进封装材料领域,为高密度 SSD 提供封装解决方案
深南电路、方正科技、生益电子、兴森科技、方邦股份:AI SSD 依托先进 DoB 堆叠工艺,类似华为 "CoWoP" 技术,将带动 PCB 及上游相关领域需求增长
2.2 中游制造与集成:存储模组与解决方案提供商
在中游环节,华为 AISSD 将带动以下企业的发展:
存储模组厂商:
江波龙:企业级 PCIe 5.0 SSD 已量产,适配 AISSD 高密度存储需求
佰维存储:高端模组设计能力突出,产品通过华为可靠性测试
朗科科技:昇腾 AI 服务器核心 SSD 供应商,自研存算一体主控芯片将延迟降低 80%,目前占华为存储采购份额 12%
散热解决方案:
红日达、宏达电子(300726):为高密度 SSD(如 24 层以上堆叠)提供定制化散热模组,解决高速读写下的温控问题
宏达电子为华为 SSD 提供陶瓷电容散热方案,有效解决高频交互热管理痛点,使产品良率提升 15%
系统集成与服务:
海量数据:与华为联合开发「存算分离」解决方案,重点服务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,支持 AISSD 在高稳定性场景的应用落地
中电鑫龙:基于华为海思处理器开发超融合云存储节点,通过华为兼容性互认证,适配 AISSD 技术架构
2.3 下游应用:行业解决方案与终端用户
华为 AISSD 在下游应用领域的落地将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:
金融行业:金融是华为 AI 存储技术落地 "首站",该领域 AI 需求最急,对稳定性要求最高,也最需要 "去 HBM 化".华为已联合开发 "存算分离" 解决方案,充分发挥 AI SSD 在高稳定性场景的优势
数据中心与智算中心:搭载该技术的存储产品可提供高达 8PB/2U 的容量密度,较传统 HDD 机型提升 16 倍;基于端到端 NVMe 协议优化,单节点带宽性能达 15GB/s,较 HDD 提升 4 倍;10 分钟 / TB 的重构效率也比 HDD 提高 3 倍
2.4 产业链投资机会与价值重构
技术替代逻辑:AI SSD 在容量、成本、供应链安全上全面超越 HBM,预计 2026 年将替代 15% 的 HBM 市场份额,带动相关企业营收年均增长 50% 以上
国产替代逻辑:华为全栈自研推动存储产业链自主可控,预计 2025 年国产 SSD 主控市占率将翻倍至 30%,存储模组国产化率突破 40%
三、对存储市场格局的影响
3.1 存储市场竞争格局重塑
全球巨头竞逐AI SSD
- 美光展示了基于D7-PS1010E1.S规格的冷板液冷SSD原型
- ION推出IONSSD单盘最高245TB,单机架容量突破88PB
- 三星计划引入XL-FLASH SLC架构,将小文件读写性能提升至每秒千万级IOPS
3.2 市场竞争策略与差异化分析
存算一体架构:通过将AI推理中的矩阵运算迁移至SSD闪存介质,实现"以存代算"的效率革命。
全栈解决方案:与华为昇腾AI芯片、欧拉操作系统形成软硬协同,构建从芯片到存储的全栈解决方案。
自主可控生态:华为全栈自研推动存储产业链自主可控,预计2025年国产SSD主控市占率将翻倍至30%。
3.3 华为存储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
华为在存储市场已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,包括技术领先、生态优势、市场认可和全球化布局等方面。
四、市场空间分析与增长潜力
4.1 AI 存储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
全球存储芯片市场:Yole 预测 2025 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销售额将突破 2340 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 16%
AI SSD 市场:IDC 预测,到 2026 年 AI SSD 将占据 12% 的 NAND 闪存市场份额,年复合增长率超 60%
企业级 SSD 市场:AI 推理需求驱动下,2025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520 亿美元,复合增长率 21.3%
中国数据中心 SSD 市场:2025 年市场规模为 3.04 亿美元,预计到 2031 年将达到 11.08 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 25.91%
亚太数据中心 SSD 市场:2025 年市场规模为 190.05 亿美元,预计到 2031 年将达到 554.75 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 20.48%
4.2 AI 服务器带动的存储需求
AI 服务器的爆发式增长正成为存储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:
AI 服务器存储需求:单台 AI 服务器需配置 8-12 块 SSD,单价约 10 万元,对应单机存储价值量超 80 万
规模测算:2025 年中国 AI 服务器需求约 50 万台,衍生存储市场规模 500-1000 亿元
存储容量需求:2024 年全球 AI 相关 SSD 采购容量已超过 45EB,未来几年 AI 服务器有望推动 SSD 需求年增率平均超过 60%
AI 推理带动的 SSD 需求:AI 推理需非易失存储保存中间过程,2025 华为全联接大会将重点推广,华为 AI 三大方向包括昇腾芯片、大规模组网、存储赋能,AI 推理带动的 SSD 需求将持续超越传统存储增长曲线
4.3 AISSD 市场渗透率与增长潜力
市场渗透路径:(短中长)
短期:在金融、政务等对稳定性要求高、对 HBM 依赖度高的行业率先渗透
中期:扩展至智算中心、互联网大厂等 AI 训练和推理密集型场景
长期:成为 AI 服务器标配存储设备,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、智能终端等场景
渗透率预测:
AI SSD 需求在整个 NAND Flash 的占比,将从 2024 年的 5% 上升至 2025 年的 9%
华为存储精英大会已发布技术路线,东北电子团队连续两年深度追踪,市场空间方面,AI 推理需非易失存储保存中间过程,2025 华为全联接大会将重点推广
国产替代空间:
国产 SSD 主控市占率有望从 2024 年的 15% 提升至 2025 年的 30%
供应链安全催生国产替代浪潮,华为昇腾 AI 芯片在数据中心场景市占率 2029 年预计达 35%,长江存储 QLC SSD 成为冷存储标配
五、核心公司
存储设备供应商
朗科科技:作为华为昇腾 AI 服务器核心 SSD 供应商,占华为存储采购份额的 12%。其自研的存算一体主控芯片可将延迟降低 80%,能很好地适配 AI 大模型高频数据交互需求。
佰维存储:华为 NM 卡专利授权方,企业级 SSD 通过昇腾认证,订单量环比激增 200%。公司面向 AIPC 推出了高端 DDR5 超频内存条、PCIe 5.0 SSD 等高性能产品,技术上适配华为 AISSD 架构。
江波龙:企业级 SSD 模组双雄之一,数据中心订单占比突破 25%,自主主控芯片成本降低 18%,在存储控制器芯片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,有望受益于华为 AI SSD 的推出。
主控芯片厂商
联芸科技:国内 SSD 主控芯片龙头,产品覆盖消费级、工业级和企业级固态硬盘应用场景,其技术方案适配华为 AISSD,支持 36 层堆叠(DOB)技术。
国科微:推出了国内首款全自主固态硬盘主控芯片 GK2302,搭载国产嵌入式 CPU IP 核,已进入华为供应链测试阶段。
散热解决方案提供商
宏达电子:为华为 SSD 提供陶瓷电容散热方案,解决了高频交互热管理痛点,使良率提升 15%,其高温环境下性能稳定性领先,适配高功率 AI SSD。
飞荣达:华为服务器散热核心供应商,液冷技术覆盖数据中心全场景,若 AISSD 采用高密度封装,其散热方案有望延伸应用。
分销与服务企业
天源迪科:华为政企业务总代理,子公司金华威独家代理昇腾训推一体机及 OceanStor 存储设备,在渠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。
银信科技:华为存储一级经销商,运维服务毛利率 35%,金融 / 电信客户覆盖率达 80%,将受益于企业级 SSD 替换潮。